当电子消费券“秒光”成为常态,不少老年人却因操作门槛、场景错配等问题被挡在政策红利之外。民政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,将支持各地用好各渠道资金,实施发放养老服务消费券、推出消费满减、积分奖励兑换、老年送餐服务补贴等惠民措施。
消费券“适老化改造”的呼声由来已久,其本质是期待政策设计从“效率优先”向“公平包容”进化。老年群体的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特征:高频次、强刚需、重线下。统计数据显示,老年人在餐饮、买菜、购药、家政服务的消费占比超70%,这些消费的“低决策成本”和“即时满足”属性,与年轻人追求的“折扣囤货”“跨店满减”形成鲜明对比。因而在消费券设计上,可以结合老年人日常活动的主要空间,如社区便利店、菜市场等展开,并通过“服务+消费”联动,既提升政策吸引力,又培育老年群体的持续消费习惯。老年人到店消费时,可由商户用扫码枪自动核销优惠券,让老年人感受不到技术门槛。
要让消费券真正符合老年人消费习惯,还要让消费券发放从“人找券”向“券随人”转变。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简化,而是要深入老年群体的生活肌理,贴合老年群体的真实需求在线配资平台,使他们自然地完成“领取—消费—享受服务”的全流程。
配配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